今年关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如何有效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旧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今天的《对话》现场,一位老友再次来此做客,讲述他38那年来,用创新书写出奋斗的人生,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徐冠巨:(1990年)知道了技术的重要性,没有技术不行。我们的洗涤剂过去是卖给民用的,纺织印染行业兴起后,我们把洗涤剂销到印染企业里用来洗布。过去洗涤剂是液体,我通过自学和多次实验,我将(洗涤剂)从液体把切换到粉剂,最后通过走访客户和市场验证,这个果然行,我起名为901去油灵。1990年到现在34年了,因为这个产品我进入到纺织印染行业,同时,我发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我们传化的纺织化学品已经成为全球知名品牌,进入到全球的前三。
2/突破性技术 企业掌握主动权
徐冠巨:橡胶材料是我们突破了全世界仅有的几家企业垄断的技术。稀土橡胶材料应用在汽车轮胎、高铁或地铁,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轮胎对橡胶材料的功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抓地力要强,要耐磨、抗滑,噪音要低。新能源汽车有一个特点,一启动就迅速奔跑,这就要求橡胶轮胎能够配合它,所以我们的稀土橡胶用到新能源汽车的轮胎上,恰好就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是我们的工艺技术,我们的研发体现在质量技术控制上面。世界有四五家企业达到这样的水平,在中国我们首先突破并掌握了这样的技术。2012年我们投资这个橡胶项目以后,2013年我们投入生产马上就亏损,总共亏了3个多亿,我们的管理团队一直默默的努力,要突破这个瓶颈,改变这种窘境。我坚定的支持他们,后来一点点看到了希望。所以就这一点我们看到了,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如果说我们的企业有突破性技术,企业就主动了,如果没有这个技术,像过去那样,我们就被动了。
3/三代人 创新精神的传承
徐迅:我父亲是个比较传统的人,他以自己的行动作为榜样,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我觉得我继承了爷爷跟父亲的创新精神,他们的兴趣非常广泛,我也是。我觉得创新是未来一定需要和聚焦的,我父亲那一代人,他们处在改革开放时期,那个时候就是看谁能更快速的把握机会,公司就能发展起来。但到现在这样一个成熟的市场的环境下,我们必须要去更加聚焦,在有战略(定位)的情况下进行创新。
今天,来到现场的对话嘉宾,他们是:
徐 迅 传化化学集团执行总裁
刘林鹏 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
陈 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周家海 传化智联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