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河北省药械集采中心下发《关于公示京津冀“3+N”联盟28种集中带量采购医用耗材拟中选结果的通知》。中选率仅27%、价格降幅超预期、神经介入行业竞争激烈引发关注。
国产竞争力显著增长 上海临港创新械企显身手
本次集采对外资产品的淘汰率高于预期,国产公司在集采中显示竞争力。
京津冀3+N28类耗材集采神经介入产品主要中标情况
中标情况较好的国产企业是来自上海临港自贸新片区的心玮医疗。作为上海市首批认定的创新型企业总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其在颅内取栓支架、导引导管远端通路两个产品均A组第一名中标。
近三年,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心玮医疗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正迅速成长,一批创新医疗医药企业和高精尖技术从这里走向市场。此次激烈的集采竞争,显示出神经介入行业的国产替代正在加速,印证了一批自主科技创新医疗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代表国产神经医疗器械在市场中进一步站稳了脚跟。
百亿神经介入市场 国产企业现差异化竞争
我国是全球脑卒中手术的主要市场之一,使得神经介入器械为心脑血管高值耗材中增长最快的领域。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2.9亿,神经介入手术量已达35-40万台/年,增速超过30%,按照入院价计,神经介入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0亿元。
数据来源:神经介入面临超两百亿大市场 国产企业蓄势待发——中金
2023年,神经介入领域国产占有率已达到25%,从管线布局上看,国内各个神经介入企业在出血、缺血、狭窄和通路市场基本都完成了综合覆盖。此次集采结果心玮医疗、微创神通等多家国产企业自主研发的不同产品中选,展现出国产神经介入市场正在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高门槛”创新迎机遇 “高质量”发展创增长
本次集采中,神经介入通路类辅助类产品导引导管降价幅度较大,引发行业普遍关注。而降价幅度较大的导引导管在神经手术器械中是获批门槛较低的产品,国内神经介入通路导管注册证已有117张,而抽吸导管注册证目前只有17张。这项降价反映了行业淘汰低门槛竞争的态势。
该类产品大幅降价,一方面加速了行业告别低质竞争,促进国产企业高质量竞争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手术中治疗类产品的临床应用腾出空间。通路类产品是介入手术中的必需耗材,其使用频率远比治疗器械高,它的降价将驱动不同产品回归原有适应症,让医生和患者获得更好的手术方案。这有利于国产企业后续借助通路产品拉动其全品类市场提升、带动治疗产品增长。
此次集采备受关注,形成了国内神经市场竞争的转折点。神经介入行业中“低门槛”的辅助产品由营销驱动转为成本驱动型,为“高门槛”的治疗产品腾出市场空间,促进产业整体的升级转型。
本次集采加速了神经介入行业进入自研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期。其中,以上海临港自贸新片区的心玮医疗为代表的国产企业竞争势头强劲。当前,国产医疗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力逐步被验证,政策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鼓励中还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发展,这批来自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产品正进一步占据市场、站稳脚跟。
参考资料:
《关于公示京津冀“3+N”联盟28种集中带量采购医用耗材拟中选结果的通知》–河北省药械集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