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人才活力 带动村民增收

日前,在山东省兰陵县矿坑镇南坡村,黑木耳丰收开出“致富花”。当地政府通过“四雁工程”引才育才政策,吸引能人刘如宝返乡创业,通过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据兰陵县矿坑镇雨泽种植合作社刘如宝介绍,他们采取“合作社+农户”方式经营。从出菌率来看,一个黑木耳菌包的收益在3元左右,普通种植户的规模在10万包左右,一年下来,除去开支,种植户能有15万到20万的收入。稳定可观的收益让农户鼓起腰包,也坚定了他们扩大种植规模的信心。

小小黑木耳成为富民好产业,得益于当地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据兰陵县矿坑镇党委书记刘利杰介绍,近年来,为破解乡村人才短缺、产业竞争力弱、乡村活力不足等现实矛盾,他们在全镇农业、文化、工业等领域,选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头雁”,吸引在外能人愿意返乡创业的“归雁”,扶持本地经验丰富技能出众的“鸿雁”,积极创办能够带动村民增收的“共富车间、强村公司”,形成“雁阵”合力,助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如宝仅是兰陵县矿坑镇“四雁人才”弄潮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该镇后立庄村两委吸引“鸿雁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李宏光回村创业,共同创办后立庄厚利铜拓文化有限公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50个,每年可帮助村集体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

据李宏光介绍,他们在传统技艺-拓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创立雕版铜拓画工艺,通过选取精密铜片,经过退火、模具刻制、粗坯雕刻、拓制铜片、封釉等 11道工序,将古时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完美复刻,最终形成做工精细、形象逼真、立体感强、风格古朴的铜拓画。深受省内外客户喜爱,部分套装版画售价可达上万元。

人才兴,乡村兴,农民富。据兰陵县矿坑镇镇长乔宏涛介绍,目前该镇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归雁回引、鸿雁丰翼、雁阵齐飞”四大行动。今年累计回引33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任职,累计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高素质农民11人,打造“雁阵”项目3个,为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袁萍、彭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