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业作为新时代推动社会问题解决的“第四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社会创业在我国消除贫困、解决就业以及改善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有望在新时代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贡献更多力量。
2023年12月2日,上海财经大学召开第四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创业专委会2023年会,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着创新创业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社会创业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认为社会创新创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通过专家学者们的深入研讨,推动社会创业更好促进包容性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在致辞中强调,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中国情境下的创新创业管理应该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好?他呼吁学界应该在中国创新创业实践中提炼出新的中国式创新创业理论,为全球创新创业管理研究贡献中国新知。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创业创新系统工程专委会主任汪寿阳教授指出,社会创业是推动系统工程领域发展的动力之一。他期待本次论坛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创新创业系统新理念、新方法,促进我国创业创新体系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蔡莉教授指出,创新驱动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与技术社会系统相互影响且不断迭代的过程。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多主体间的合作、信息共享和资源交换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构成了创业环境中的互动模式和合作维度。平衡一致性匹配与互补性匹配则是促进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关键。
浙江财经大学主持行政工作副校长魏江教授,强调社会创业是推动包容性增长和共同富裕的有力措施。他全面阐释了社会创业的时代特征、制度特征和责任特征,提出了产业组织生态背景、社会组织变迁和共同富裕情境下的社会创业新命题。
南开大学商学院张玉利教授认为社会创业是解决社会问题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他认为社会企业是为社会的企业,是靠社会的企业。他强调社会创业不仅是机会驱动的,也是资源驱动的,应该动员更多力量加入其中,久久为功。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创业专委会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刘志阳教授指出,社会创业是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创新方式,是推动商业向善的有效方式。他强调,要从推进全社会包容性发展出发,加快社会创业家培养,推进社会创业生态等基础性工作。他认为,中国社会创业自主知识体系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决定的,有其历史背景、现实条件和理论基础。应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入手,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创新创业理论体系。
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办。论坛自举办以来一直秉承开放、包容、共享、创新的理念,已经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研究和实践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当下国内社会创新创业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也通过年度社会创业家展示活动有力推动了社会创新创业实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