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丁远泓
越来越多人,选择灵活就业。
“我现在是在干外卖。之前没有想过自己会来送外卖,毕竟女孩子干这一行,体力消耗很大。”今年从某一本大学毕业的小林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确实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起码,努力了工资就不会太低”。
小林背后,是中国庞大的灵活就业市场。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
骑手在送外卖的路上 图源:图虫创意
北京市政府官网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解答中,“灵活就业”被界定为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
换言之,非全日制的单位就业或兼职就业,个人创业经营、个人劳务、自由职业等个人就业群体,以及“跨界”传统单位就业和个人就业之间的“平台网约就业”这一新就业形态群体,都属于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究竟有何优势?
近日,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下称《报告》),把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展起来的新型就业形式划分为新型灵活就业,重点关注平台电商、生活配送、生活服务、平台微商、知识服务、自媒体、平台直播、共享出行司机这8类工种。
他们在工资收入方面的优势愈发凸显——最常提供的工资水平为10001-15000元,占比高达30.3%。因此,求职者数量不断提高,由2020年一季度的18.6%上升至2023年一季度的23.2%。
较之传统就业,灵活就业求职者也能更快找到工作。据测算,近50%的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可以在20天内找到工作,比传统就业求职者(40.6%)高了9个百分点。
新经济业态拓宽了当下年轻人的灵活就业渠道,他们发展前景如何?
近4成职位工资超1万元
工资高,是新型灵活就业的特点之一。
燕小(化名)今年毕业后,收到的第一份工作邀约是去教培公司,主要是线上授课。网课本身并不难,难的是要做管理续费,要保证学生留存率。
周休2天、六险一金,工资是底薪加提成,税前基本达到1.2万元,后期还有晋升空间。但燕小不喜欢教育类工作,最终还是拒绝了。
“当时真的犹豫了很久,他们开出的工资太高了,福利也不错。”燕小感叹说,后来找工作接连失利的时候就会后悔,想着当时要是把这工作接下来就好了。
如今,她做的是办公室工作,稳定下来税前八九千,与教培相比,工资还是低了。
教室里的课桌 图源:图虫创意
月薪过万的高薪职位在新型灵活就业中不算少数。
《报告》提及,新型灵活就业职位提供的工资水平基本在6000元以上,低于6000元的职位占比仅有18.4%,最常提供的工资水平为10001~15000元,占比高达30.3%,提供15000元以上工资的职位占比超过8.2%。
也就是说,有近4成的岗位提供超1万元的工资。
传统就业职位招聘工资有26%在6000元以下,工资水平最集中的区间在6001~8000元。与之相比,整体薪资水平明显低了不少。
虽然小林还没有实现“月入过万”,但在三线城市已经算是不错。“现在每天能跑四五十单,从来没有超时。先攒钱吧,有钱就有底了。”
美团官方数据能佐证。2020年上半年,即使受疫情影响,仍有45.7%的骑手月收入在4000~8000元,7.7%的月收入超过1万元。
骑手在工作 图源:图虫创意
这个薪资水平,已远高于全国“平均线”。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7727元,换算下来,也就是平均每月约4811元的薪资。
“找到一条新出路”
小林所做的工作,招聘要求都不高,要么是经验不限,要么是学历不限。这样的要求,更像是对应聘者“敞开怀抱”。
《报告》显示,新型灵活就业职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和经验要求相对更低,不限学历的招聘职位占比高达59.6%,远高于传统就业职位的31%;而新型灵活就业职位中对工作经验要求为不限的达到5.7%,传统就业为3.2%。
双方达成就业意向 图源:图虫创意
燕小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自己不是师范生,也没有过教学经验,但她感觉与政府服务类岗位的招聘环节相比,教培机构的面试更加简单。“我的直觉就是面不上的概率很低,虽然我没有经验,但我毕业的学校是师范类院校,面试过程中会有一种在递‘橄榄枝’的感觉,那家机构果然在面试结束的第二天就给我发了offer。”
这份邀约也让她在“困难buff叠满”的求职过程中,拾起了自信和勇气,“实在不行,就再去找一份教培工作”。
新型灵活就业用人要求不高的另一面,是求职者学历更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占比分别达到45.5%和6.2%,高于传统就业求职者。
也就是说,在学历水平与职位要求不匹配已十分常见的当下,这样的现象在新型灵活就业中会更加普遍。
《报告》指出,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学历水平高于所投递职位的平均学历要求的人数占比能达到95.1%,而这个占比在传统就业求职者中为80.0%。
小林也是靠着送外卖的工作再次有了自信。
还在读大四时,小林和朋友就曾规划要回家乡找一份不加班、氛围好的工作,但一直到今年七月,她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小城市的工作机会相对没有那么多,真的找不到工作了,就算与自己读的专业没关系,送外卖也是一份能赚钱的工作。”
人们驻足看招聘信息 图源:图虫创意
据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而近年来,大学生送外卖、送快递等现象在日常生活也屡见不鲜。
在年轻人就业压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新型灵活就业成为了不少人的“容身之所”。
部分职位已经接近饱和
年轻人将目光投向新型灵活就业,但现实是,不少职位的在职人数疯狂增长,已经接近于饱和状态。
网约车行业就是其中之一。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2年7月31日,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60万本。这个数据在2023年7月31日,变成597.6万本。
然而,网约车用户规模却在下降。2022年,全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4.37亿人,比2021年的4.53亿少了近1600万人。
2023年以来,长沙、东莞、三亚、温州、济南等城市更是拉响了网约车市场饱和预警:或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业务,或发布预警称当地网约车市场运力已接近饱和,提醒相关人员谨慎入行。
网约车行业“轻松过万”的月薪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乘客在等车 图源:图虫创意
“像网约车这种行业出现运力饱和,是一种现象。但不管是什么行业,都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标准,要从专业性角度设置门槛,可以保证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数维持在一定标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样能确保大家都可以得到较为稳定的工资,也可以保证从业人员能够在专业性上保持较高水平,整个行业往更高素质的方向发展。
叶青举了一个例子:“我曾经遇到一位代驾,抱怨现在从事代驾工作的人太多,行业内的专业性也参差不齐,导致他收入不如预期。我觉得这应该是新型灵活就业下一步要攻克的方向。”
除了规范从业者,新型灵活就业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从招聘方着手,提升招聘的规范化和职位的福利待遇。
以燕小为例,她当初应聘的教培公司虽然提供了不错的福利,但当时该公司邀约她签署的并非三方协议书或劳动合同,而是另外一种协议,需要先参加培训,按照最后考核情况来决定是否签合同。“一听上去就不正规,感觉就是先把你弄过去,然后再筛人。”
有待提高的,还有社保待遇。《报告》显示,从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新型灵活就业的社保覆盖率一直都不足传统就业社保覆盖率的一半。
社保卡 图源:图虫创意
不过,从国家层面出发的调控已经颁布。
2021年,《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公开发布,首次明确平台企业对劳动者权益保障应承担相应责任。从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多方面补齐制度短板,并将所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劳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
对于未来的规划,小林说:“我以前想找一份双休、有五险一金、朝九晚五的工作,现在觉得送外卖也挺自由。不知道后续会怎么选,也说不定以后福利会越来越好,能晋升的话,或许就留下来了。”
小编你也去吧
脸都不要了
数据采集范围是多大?数据点是多少?咋就四成了,
人家瞎编的,你还当真了!要负法律责任不?
回家的火车上,记者问大家都买到回家的车票了吗?
从来没有举手,一直被代表。
月薪都过万了 咋还做火车,应该飞地
只要范围足够小,百分比就足够大
看来做太平间的工资待遇,也该涨一点了吧?至少缴个五险二金的吧?
脸都不要了[期待]
反正幸福就对了,已相信。
线下实体店都快死了,工作从哪里来
所以啊我们只能相信幸福就对了
必须幸福!!!
还是网上好 月薪一万人好多 好简单
这是谁报告的,顶端新闻自媒体抠脚大汉,你可别忽悠了,这篇小爽文你又赚了100多块吧?
不止吧~都热搜了[哟]
自游媒体懂吗懂吗[大笑]
四成还是保守了,估计至少应该有9成。
保守了,把那一成拉出来删掉,重新统计一下
我这差不多。应届毕业生基本都在1w以上了
6
49年以后100%
如果不能说实话,闭上嘴也算尽力了。
胡萝卜和大棒必须选一个,不能不选
赞扬不够卖力,沉默将是一种罪行[左捂脸]
胡适看到他儿子批斗他的文章后说,我本以为你没有说话的权力,不成想你连不说话的权力都没有!
相亲板块都是月入十万的,去那里调查吧,数据更好
[滑稽]
就服你。
这么自由的职业,收入又高,为什么公务员们不去做呢?
我告诉你记住了吃饭的人太多了没米了[嘻嘻]
你们女人也就不就是骗钱吗?要么就是假扮谈恋爱,职业相亲,收红包吗?
有的工作,夜入几千到几万不等,也属于灵活就变啊[二哈]
一般发布的东西,反过来味再看一遍 就是真实情况[微笑]
懂了,6成的岗位超过一万🐶
反过来四成一万以下 6成一万以上
我可以骂人吗
可以骂美日
不准骂要想好说[期待]
失业率高又怎么了, 大家不用就业就能月入过万, 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以燕小为例,她当初应聘的教培公司虽然提供了不错的福利,但当时该公司邀约她签署的并非三方协议书或劳动合同,而是另外一种协议,需要先参加培训,按照最后考核情况来决定是否签合同。“一听上去就不正规,感觉就是先把你弄过去,然后再筛人。——笑死,这不就是坑吗?假高薪忽悠你去培训入坑!
培训公司的招聘套路
是的,这种很多的,录用前都说的很好听,进去后完全就是不一样的情况
前不久不是有个大学生贷款参加就业培训后自杀的吗!
这种一听就是骗子套路
跟做保险业务员一样的套路[大笑]保险公司不需要员业务员员工,需要的是客户[吃瓜]
CCTV,相关部门[good]
甚至先交钱培训[大笑]
我们的统计学遥遥领先,想要啥数据就能统计出啥数据
死人都不联网,你想想能有真的吗?一老一小每月几百死后没了,可每年交300的成天打电话催款,老人死了快十年了。
支持全民送外卖!你送给我吃,我送给你吃!这样不仅解决了吃饭和就业问题,还把钱挣了![滑稽]
正喝水呢差点没给我呛死[笑哭]
送一单可不够吃一单吃到最后都没钱
太有才了[赞同]
都不用种地,自己吃了拉,拉了吃,自给自足[左捂脸][左捂脸][左捂脸][左捂脸]
这有点像建了拆,拆了建!
有創意[左捂脸][左捂脸][左捂脸]
那你知道这10000是怎么来的吗,是30天连续不休息,晚上干到半夜来的。你把这称为“新出路”?
数据真实,周边朋友基本都没有低于5万月薪的
上海月薪5W也就是中下游水平吧,你身边的朋友都不太努力工作啊。
数据不准是500万朋攴[大笑]
建议专家也灵活就业
专家肯定灵活就业,一次灵活就是几万块
专家的灵活就业收入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