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2日,临港新片区正式对外发布“临港新片区加速壮大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临港新片区加快创新资源聚集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行动方案(2022-2025)”和“临港新片区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加速人才集聚行动方案(2022-2025)”三个行动方案。
“集成电路产业行动方案明确将临港新片区建设成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双核驱动的新引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的桥头堡、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承载地的主要目标。”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说。
吴晓华指出,根据行动方案,临港新片区目标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芯片设计重点产品进入国内顶尖水平;芯片制造工艺进入国际前列;装备材料关键“卡脖子”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
此外,临港新片区还将形成5家国内外领先的芯片制造企业、5家年收入超过20亿元的设备材料企业、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10家以上上市企业。
“临港将在三方面发力,首先是继续引入龙头项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相关负责人吴海涛表示,集成电路属于重资产型产业,企业前期投入很大,大项目的引入能很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
临港还将建设龙头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据吴海涛介绍,创新联合体会以产品需求为导向,龙头企业整合从设计到制造等上下游企业资源,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此外,临港还将继续提供空间和物理载体支撑。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临港新片区将加快芯片设计发展,重点突破如CPU、DPU等一批高性能通用计算芯片,支持发展先进封装测试能力,重点推进晶圆级封装、系统级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的研发和量产。
而此次发布的科技创新和人才行动方案,则明确了临港新片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导入各类人才的一系列相关配套资源和政策。
为提升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策源引领力,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将培育发展一批前沿产业孵化载体和公共服务机构,引进建设8家以上对标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实验室,支持不少于100家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累计达到10家以上。
此外,临港新片区将新增认定不少于10家临港新片区创新联合体、不少于3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5家具备成熟孵化和加速经验的服务机构,至少与30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据吴晓华介绍,为了加速人才集聚,临港新片区将建立人才发展专项支持资金,投入不少于30亿元,加大对人才引进、培养、安居等的支持力度。临港新片区还将加大住房供应力度,到2025年底,新增各类住房约1200万平方米、约16万套。
当天,24个前沿产业项目和以商业、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为代表的城市功能配套项目也在现场签约,涉及总投资额超180亿元,涵盖前沿产业、商业文旅、基础教育等领域。
其中,产业项目13个,协议投资额126亿元,涵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产业领域,包括了福光集团研发总部及激光产业化项目、新顿全球研发中心项目、合智航空发动机叶片项目和上海诺倬力总部和数控机床产业化项目等。
城市功能项目11个,包括了万达星海汇、奥特曼酒店、港城广场图书馆、华东师大附属浦东临港小学、幼儿园等优质项目,尤其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项目必将进一步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和人才集聚吸引力。
吴晓华表示,相信这批前沿产业和城市功能项目的签约落地,将为临港新片区产业和城市高质量快速发展注入新能量、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