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钢筋工、电焊工等大部分产业工人月工资都达万元以上!你羡慕了吗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王晨子 通讯员 郑佳珍 王乾宏 卢衎羽 林木

到了农历年底,薪水最受人关注。

今天,小时新闻记者听到一个令人羡慕的消息:杭绍甬高速公路项目上大部分产业工人的月工资都能拿到万元以上。

消息一出,大家纷纷表示刮目相看。杭绍甬高速公路属于建筑行业,产业工人即建筑产业工人的月薪达万元以上。

事情还得从1月18日说起,当天浙江省交通集团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举行新春茶话会,项目管理人员和一线优秀员工代表欢聚一堂,共话工匠精神,畅叙交通情谊,共迎新春佳节的到来。

“老李,恭喜你啊!”今年已经58岁的施工班组长李益明一进会议室,一旁的同事纷纷向他送上祝福。刚刚结束完一天的工作,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其他一线工友赶到会议室。

作为今年的一线优秀员工代表,扎根交通建设行业31年的李益明感触很深:“来了杭绍甬项目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工点工厂化、标准化,这是整个行业的进步。”

因为施工技艺的提升,工人们有了更高的薪资待遇。目前杭绍甬项目上大部分产业工人的月工资都能拿到万元以上。产业工人主要是指技术工种的机械操作手、特殊金属焊接工种的电焊工、绑扎钢筋工种的钢筋工、混凝土浇筑工种的浇捣工、张拉钢筋工种的张拉工等。

“我们班组有个小伙子,是工地上的桩基工,跟了我两年,他通过项目的产业工人培训,主动学习,考取了特种作业证,从以前200多元一天的小工,涨到现在400元一天的操作员今年他还买了车,我就准备坐他的车回无锡过年。” 李益明说。

工人在杭绍甬项目上收获满满,对项目建设也就更加上心。“因为前段时间反复无常的疫情,所以耽误了一定的工期,最近一直在抓紧时间赶工。”来到茶话会现场的焦志强还没来得及脱下工服,就和大家谈起来如何把失去的工期抢回来,他说:“那肯定是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来自甘肃的焦志强,是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一分部主体B班组班组长,目前正在忙H基坑主体结构的施工。他带的班组今年被评上了先进班组。这个得来不易的荣誉让他很开心,也让他觉得必须担负起一些责任。已经一年没回家的他主动提出留在工地过年,“现在高铁也非常方便,我等过完年错峰回家也一样。”焦师傅说。

把工人当成自己人,把农民工培养成产业工人,工人们收获了温暖和成长,项目管理方也收获了自豪和信心。

“我们一直有这个想法,但把想法变成现实,今天是第一次。”浙江省交投集团浙交建设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叶楠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必要,“目前市面上的工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技能偏低。在杭绍甬项目上,我们通过一整套的培训,正在一步步把一线农民工培养成产业工人。举办这样的活动,也是希望通过沟通和交流,让大家更有信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