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职场人消费报告:外卖选择“弱评分”,饮食消费偏爱“低糖产品”

近日,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发布了《2020职人消费报告》。报告称,2020年受疫情影响,职场人在饮食消费、兴趣消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以外卖为主的“非堂食消费”比例明显提升,职场人在外卖消费选择方面呈现出去评分化、群体年轻化,以及全品类化等新的消费习惯和趋势。

外卖选择影响因素中,仅17.41%消费者看重店铺评分

店铺评分,是外卖消费行为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从报告来看,在影响职场人进行外卖消费选择的相关因素中,排行前三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个人饮食偏好、餐品健康程度和餐品价格及优惠力度,仅17.41%的用户选择了店铺评分,职场人消费正呈现出“弱评分”趋势。

报告也称,外卖的消费群体呈现年轻化,95后和90后职场人外卖消费意愿最强。其中,18-25岁职场人的外卖消费行为最集中,经常进行外卖点餐行为的用户占比达到56.29%,这一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40岁以上职场人的外卖消费频率最低。

此外,外卖消费的全品类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非餐饮类消费意愿正在逐渐增强”。其中,生活超市、甜品饮品、生鲜果蔬和医药健康产品是职场人在外卖消费中最常购买的产品,外卖消费正在成为一种全时段、全品类的新零售消费场景。

六成职场人在控制糖分摄入,女性职场人糖分偏好更低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充盈,以及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在饮食消费中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不再仅仅满足于营养的摄入,对于高含糖量、高热量食物的选择偏好也持续降低。低糖、低脂、低热量正在成为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结构性趋势。

数据显示,58.46%的职场人在饮食消费中更加倾向于选择“低糖或无糖”类产品。其中,女性职场人的糖分偏好更低,65.70%的女性职场人更加倾向于低糖主义,而男性用户则更加倾向于“正常糖度”。

与此同时,低糖主义并非年轻职场人的消费潮流专属,在无糖偏好中,“35+”职场人的占比高达55.67%,是无糖类食品和饮品的主流消费人群。此外,除了在饮食上进行无糖控制外,代餐食品也成了职场人的重要选择。

报告称,“过劳肥”成为影响职场人健康的一大安全问题,工作压力大、久坐运动少、饮食不规律是导致“过劳肥”的主要原因。因此,也催生了职场人在“代餐产品”领域的消费需求增长。

数据显示,61.20%的职场人日常有消费代餐产品的习惯,其中近六成消费者使用代餐产品的目的是源于“减肥瘦身”。

为“爱”买单,职场人的兴趣消费升温

报告称,“996”和“007”是职场人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两大标签,工作忙和没时间也是职场人常被调侃的点。虽然职场人忙于工作,但数据也显示,68.56%的职场人都拥有一份自我的深度爱好。

兴趣爱好是催生消费的一大驱动力。数据显示,在拥有一份深度爱好的职场人群中,近八成职场人愿意为了自身兴趣爱好投入一定的消费预算和时间预算,其中男性职场人用户的占比更高,更愿意为爱好买单。

在预算方面,45.34%的职场人每年在兴趣爱好方面的消费预算介于1000-3000元之间,7.81%的职场人每年爱好消费预算超过5000元。

其中,报告对职场人在手机、电脑以及书籍上的消费进行了具体的统计分析。报告称,2020年移动办公是疫情下快速崛起的行业之一,线上化和移动化办公成为后疫情时代职场人的生活常态之一。但在移动办公的工具选择上,近半数职场人表示会优先使用手机,其次才是电脑。

在手机的品牌选择上,越来越多的国产智能手机被职场人青睐。数据显示,在职场人最喜爱的手机品牌Top 5中,华为以59.64%高居榜首,苹果、小米、OPPO、和VIVO紧随其后,国产手机品牌占据四席。

同时,在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手机品牌喜好调研中,数据显示,95后职场人更爱苹果,占比达到62.28%,但随着年龄的增长,90前的“30+”职场人中喜爱华为手机的用户占比不断增加。

在阅读消费方面,数据显示,35-40岁职场人预算最充足,预算大于500元的用户占比达到47.46%,位居各年龄段第一。在书籍类型偏好方面,“35+”职场人最不爱看散文小说与励志类书籍,而是养生保健类与历史类书籍的忠实拥趸。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