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职场困境,需要男人们来买单

这篇文章是我作为一个男性的自醒。

如果你多留心,就会发现公司聚餐的时候推杯换盏的总是男人,但到了开会的时候,添水倒茶的却常是女人。

乍一看这不是什么大事情,但也一样折射出女性的职场困境:

那些沟通感情建立连结的非正式聚会,并没有向女性敞开大门;而那些彰显专业素养的正式场景里,女性又往往被放到一个不可见的、从事服务协助事务的位置上。

图/《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相对于招聘广告上“仅限男性”这样的硬核性别歧视,把这些有意无意的排挤拿出来讲,甚至还显得有点儿矫情。

但这些“小事情”一样是不平等的体现,一样是女性职业生涯的障碍。

它们也会导致女性在心境上的不舒服,在工作中被边缘化,在升迁上被忽视,最终减少女性的工作参与(有的时候甚至是资源支持不够无法工作),还给她们留下一个“不努力”、“工作能力不行”或者“根本就不想工作”的坏名声。

职场上的男人在这个问题上是有责任的。

图/《这个不可以报销》

小心这些职场“好”男人

尽管男人们也知道要维持一个“支持平等”的人设,但实际状况中,不管嘴上说的“照顾女性”还是“不区别对待男女”,最后往往都会给这种不友好的职场环境做“贡献”。

比如有一类男人特别喜欢给女人当爹,以领导居多。

想当爹的男人往往有着一套非常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和分工想要去维持,但这对女性的职业生涯往往是有害的。

他们倒也不是利用权职骚扰、压迫的那种当爹,他们就是单纯觉得“女人不容易”,要照顾和保护单位的女性。有女儿的嘴上挂一句“把你们当自己的女儿”,没女儿的就要说“弥补我只有儿子的遗憾”。

但领导眼里的“女人不容易”可不是女性在职场多难晋升,而是女人有照顾家庭的职责。

中年男人虽然是自己不顾家,一但生活不美满,又会觉得是老婆有问题,所以他们就处处为给女性创造更多家庭时间而努力。

那些对职业生涯有帮助的工作,比如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或者需要社交的工作,都交给“没什么牵挂”的男人去做,而女人就可以“轻松地混着”。

和女性下属的交流也多是嘘寒问暖,少有切实的指导。

在领导说了算的环境下,一个“关爱女性”的领导,给女性带来的却是资源分配不到位,互动不够有效,工作能力也不被看见的窘境。

图/《同期的小樱》

另一类男人就是高举“性别平等”大旗,吆喝着“专业主义”,但实际上只是耻于承认自己性别意识的薄弱,或者干脆就是懒得承认女性的需求。

比如最近有很多关于前线女性工作者对卫生用品需求的讨论,往往都能够听到“这不是个事儿”的声音,这些声音多半是男人发出来的。

他们发出这些声音,或许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大事情”要做,无法顾及女性的需求;或许是他们觉得“月经”是一个脏东西,不适合被讨论;又或者他们只是看不到这些需求与高强度的工作之间的联系——

但不管是哪一个,最终的结果都是女性被忽略,生理上的需求不被看到,情绪上还要被打击一番。

“平等”和“专业”的背后,女性可能并不被当成一个完整的“同事”,毕竟,男人们在那些“专业需求”之外的东西,比如吸烟室,还是会被他们支持的。

还有一种呢,就是假姐妹,我特别害怕自己会变成这种人。

办公室里会出现一种男人,他们真的能跟女性打成一片,他们也能和男人混得开,他们是女性和其他男人之间的桥梁!

很多女性信任这样的男性,或许是因为他会在私下里告诉自己办公室里的性别歧视有多么严重,去提醒自己如何在男人堆儿里扎住根。

但换个思路去想:他跟男人在一起的时候有什么举止呢?

实际上很多假姐妹跟男人在一起时,言行举止往往是一样的糟糕。正面冲突发生时也只是打圆场,背地里面对女性的困境他们就更不会有所作为了。

即便这种安全感是不可靠的,但出于对“桥梁”的信任,女性往往会将一些与其他男性沟通的工作交给他——这无意间就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权。

所以,就算碰到姐妹,也需要多想想如果他要的就是这个“桥梁”的身份,如果他就是想成为女性的“代理”呢?

当然,上面这些男人,比起那些性骚扰的或者男性说教的男人们已经好很多了。

但他们对女性的职场环境却并没有足够多正向的影响。

男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见得是主动作恶的,但性别意识的薄弱和出自本能的“护食”,让男人们看不到女性的存在,不愿意去听女性的声音,体察不到女性的需求。

如何成为更好的职场男性

作为“不当得利者”,男人们有义务去为更好的职场环境做点事。

首先,要做到闭嘴。

同理心并不能保证一个人能真实的理解女性的境遇:有许多重要的女性体验是切身的或者是非常核心的,这些体验是值得被倾听的。

另一方面,女性往往不会被鼓励发言,一旦男性开口,就有可能被噎回去。

学会闭嘴,可以让女性的需求被更明确的传达出来。

比如前面说的卫生用品的事情。男人否认这件事的重要性是一个非常荒谬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身体并不会给他们带来相关的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男人唯一合适的表态,就是在女性说“我有这个需求”后,选择相信。即便是不信,也应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女性做进一步论述,而不是硬生生的否认和拒绝提供支持。

在闭嘴的基础上,还需要遏制自己被夸奖的期待。

一个男人做一般女性做的事情就会受到更多的夸赞,这是一个常见的不合理的事情(这个叫做基座效应,Pedestal Effect)。有被夸奖的期待是因为对男性特权的忽视,背后是一种默认世界围着男人转的心理在作祟。

真心支持性别平等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也让这些男性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但这不是一个需要去夸奖的事情:

男性放下的一点点特权,在女性为争取平等和公正所付出的努力前,根本不值一提。

没有被夸奖会带来一种失落感,但想成为一个更好的办公室男性,也需要熟悉这样的失落感。

很多时候,男性选择成为女性的盟友,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女性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但是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在女性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同时占了多少便宜。

当女性在职场取得成绩时,一部分男性可能并不会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到开心。尽管他们明白这是好事,但在很多具体的事件上,还是会受到影响。此外,当意识到自己占到的便宜时,他们也会有很多的自醒、自责和自我怀疑。

熟悉这样的失落感,才能更好的理解性别平等的微妙机理和运作方式。

最后当然是要把自主权交给女性。

即便一个男性为女性的利益付出了实际行动,最后也没理由喧宾夺主,而是要将自主权交还给女性。

一个糟心的现实是:相比于女性,男性会有更多的机会发声;哪怕是讲性别平等,也会被更多人听。

比如这篇文章如果是一个女性写的,很多人就会批评它吹毛求疵,但作为一个男性的自省,则容易被评价为“有道理”。

男性付出行动并不难(虽然很多人也不付出行动),但难的是放弃沉浸在自我感动中,最后让自己的想法和意志贯穿在自己的行动中,挤占女性本就不多的空间和权利。

“甘作嫁衣”是一个很好的品质。

办公室的男人们,你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